
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最后学位: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 岗位职称:讲师 研究领域: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经济政策与企业行为 教学课程:固定收益证券 办公室:位育楼102 Email:jiangpc@nau.edu.cn 通讯地址:南京市浦口区雨山西路86号 邮 编:211815 学习简历 2014.9 - 2018.6 广西财经学院 财政学 经济学学士 2018.9 - 2021.6 江苏大学 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硕士 2021.9 - 2025.6 上海财经大学 金融学 经济学博士 工作简历 2025.8 – 南京审计大学 讲师 主持参与课题 1.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偏向效应及其对劳动收入份额,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核心参与人 2.产业关联视角下科技金融促进数实深度融合的机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核心参与人 3.工业机器人对资本流动的影响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主持 4.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主持 
 发表论文 1.蒋鹏程,金环. 通往共同富裕之路:企业ESG表现与劳动收入份额.《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 2.蒋鹏程,江红莉,侯燕. 数字金融、企业投资行为与就业技能结构升级.《财经论丛》, 2024年第1期. 3.蒋鹏程,江红莉. 数字金融与实体企业金融投资行为.《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3年第1期. 4.黄赜琳,蒋鹏程. 数字低碳之路:工业机器人与城市工业碳排放.《财经研究》, 2023年第10期. 5.黄赜琳,蒋鹏程. 多多益善还是过犹不及:企业数字化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中国农村经济》,2024年第12期. 6.黄赜琳,蒋鹏程. 智能化与统一大市场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和企业跨地区投资.《经济学报》,2025. 7.金环,蒋鹏程. 企业家精神的数字创新激励效应——基于数字专利视角.《经济管理》, 2024年第3期. 8.江红莉, 蒋鹏程,胡林柯.数字金融影响了劳动收入份额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 9.江红莉, 蒋鹏程. 数字金融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软科学》, 2022年第4期. 10.江红莉, 蒋鹏程. 数字金融能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 11.江红莉, 蒋鹏程. 数字普惠金融的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结构优化效应研究.《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20年第10期. 12.江红莉, 蒋鹏程. 财政分权、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财政研究》, 2019年第12期. 13.Jiang P C, Qin S. E-commerce empowers urban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e-commerce demonstration cities. Cities, 2024 年第 7 期. 14.Jiang P C, Jiang H L. Green finance policy and labor demand. Economics Letters, 2023 年第 4 期. 15.Jiang P C, Jiang H L, Wu J H. Is inhibition of financialization the sub-effect of the green credit policy? Evidence from China. Finance Research Letters, 2022 年第 6期. 16.Zhou X, Jiang P C*. Does e-commerce infrastructure increase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China's e-commerce demonstration 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 Economics.2025年第2期. 17.Huang Z L, Jiang P C*, Liu S. Industrial robots and cross-regional investment.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2025: 102793. 18.Jiang H L, Jiang P C*, Wang D, et al. Can smart city construction facilitate 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based on China’s pilot smart city.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21, 69: 102809. 荣誉及奖励 2022年江苏省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