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院党委学习热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4-07-26 浏览次数:222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7月24日,金融学院党委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学院领导班子、各支部书记参加学习。党委书记谷政领学并主持会议。

金融学院党委书记谷政表示,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深化改革、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我们需要坚持系统思维,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跟数智经济时代培育新财经人才的需求,将会议精神进一步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工作。

金融学院院长石岿然分享了关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几点体会,一是金融服务要提质增效。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本宗旨,要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定位,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金融安全要树牢防线。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强化忧患意识,认清融资平台风险、房地产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三个重点领域”,坚决维护好经济金融安全稳定。三是金融监管要全面从严。面对机构改革后地方金融监管人员配置减少的实际,积极转变监管理念,把严的基调贯穿到监管工作的方方面面,让日常监管“长牙带刺”。

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骅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再次释放“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这一信号。作为金融学教授,我们应该明确在建设金融强国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金融风险问题,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首先,破除惟GDP论功绩,重构现行政绩评估机制。在鼓励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同时,将效率和风险成本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之中,在综合权衡收入成本损失比例的基础上实现“借用还”与“权责利”相统一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机制。其次,锚定地方债根源问题,建立偿债机制和风险预警体系。建立偿债基金体制和风险预警体系,实现“成本—收益”、“收益—风险”相匹配的市场机制。进而最终实现我国从“地租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转变。

金融学院副院长刘妍表示,通过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是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深有体会。作为高校党员干部,会进一步认真领悟并努力实践决定精神,在谋划工作时立足实际、广泛调研、合理论证,多听取学生和一线教师的声音,努力兼顾一流专业建设、学生全面成长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金融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孙清指出,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点,明确了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与改革任务。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本质。他相信通过有效的制度改革和创新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会持续增强。 

投资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严伟祥表示,通过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深刻认识到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决心和战略布局。这一公报精神为我们的国家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罗琰表示,作为金融学院的老师,除了整体学习了党的二十三中全会公报,还重点关注了其中的金融元素。公报指出金融体制改革包括了金融市场制度改革,另外金融风险的部分提到的是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以及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需要防范化解。

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赵泠淼认为,作为一名辅导员,首先,要结合本身的实际情况,把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与学生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专业素质、教育水平。其次,要在平时工作中不断磨炼自己,遵守“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最后,还要继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将业务知识运用在每一次的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