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成长=经验+反思”,只有反思,才能将“经验”转化为助力成长的养份。对于教师而言,没有反思,职业生涯只是“实践—实践—实践”的简单叠加,有所反思,才能实现“实践—反思—提升”的螺旋式上升。
新学期以来,金融学院三位青年教师分享了他们的教学反思,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教学工作的热爱与投入,以及直面问题的勇气与解决问题的信心。
一.教师:胡熠,任教证券投资学
本学期是我第四轮主讲“证券投资学”这门课。过去几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也仍有诸多困惑。在此做一个教学反思,既为了记录自己的教学成长过程、总结教学经验,更是为了让前辈同仁们及时批评指正。
1. 教学过程中的小心得
(1)作为一名新教师,站讲台的经验不足,为了尽可能保证教学过程中的流畅性,可以课前做好简洁的教学笔记,串联好本次课程需要讲解的知识点。
(2)做好每次课之间的串联,每次课花5分钟左右时间回顾上次课内容,一是唤起同学们对于前期知识的记忆,便于更好理解本堂课内容;二是通过5分钟左右的内容回顾,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状态,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本堂课的学习。
(3)重要知识点的讲解,需要辅以案例和例题。同时在案例和例题讲解过程中,需要让同学们也参与进来而不是老师单方面的讲授,做好互动,加深同学们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4)围绕课堂解学内容,适当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记忆。同时,做好作业的批改与讲解,让学生看到老师对课程的投入,带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投入。
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1)在讲课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语速偏快的情况,需要继续练习放慢语速。
(2)对于知识点讲解时间的把控仍然不足,对于课前设计好的教学内容仍然会出现在一次课内讲不完或不够讲的情况,需要进一步熟悉相关知识点,合理安排好教学时间。
(3)仍然存在想把知识点尽可能灌输给学生的思想,在上课过程中有时候会忽略学生的需求,自己讲得兴奋,学生却一脸茫然。需要进一步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明确哪些知识点是学生需要详细掌握的,哪些知识点适当点拨就行,做到教学过程中的详略得到,重点突出。
二.教师:李杰,任教金融的逻辑、证券投资学
入职南审两年多的时间里,我给学生上过“金融的逻辑”和“证券投资学”两门课,每次备课,都会问自己,“如果我是学生,我愿意听什么样的课?”
我想一门好的课堂应该有下面几方面的特点。一是“已知”的延伸。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由已知到未知,才会让学生更好接受新的知识点。由未知到未知,会让学生越听越迷糊。二是严谨的逻辑。整门课程应该有一条清晰的主线,每次课讲授新内容都要回归主线,始终提醒学生我们目前讲授的内容在整门课程的哪个位置。三是适当的提问。课程进行中要时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需要在某些环节设置适当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参与积极性。
三.教师:宋文,任教金融工程
自任教“金融工程”课程以来,尽管学校和学院督导老师对授课内容、知识深度广度等方面评价正向肯定,但学生的评教成绩偏低。经过反思,个人认为是师生互动方面出现问题,拟从如下三个方面分析并改进。
1、教师所“讲”与学生所“学”
授课过程中过于注重数学推导,而忽视学生实际接受能力,“说明白”与“听得懂”出现脱节。同时,课堂缺少实践背景,不利学生理解。改进方式为苦练内功,授课深入浅出,自己先“说明白”,并拓展实践素材,丰富应用背景。
2、教师所“授”与学生所“受”
课堂上会偶尔和同学分享一些未来规划、考研和考公的话题,但同学反应一般,有同学表示“课堂应该90%的内容是分享干货”。尽管此为个人见解,但本质是分享过于泛泛,没有聚焦学生的实际问题。改进方式为转换视角,随需而应。
3、教师所“想”与学生所“做”
课堂要求偏严格,不管是作业还是纪律,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本意虽好,但不如人意。比如要求学生前排就坐,要求学生以作业形式给出课堂建议,引起较大反弹。改进方式为柔性管理,尊重个性。